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考察調研,了解企業發展歷程及產品研發、加強軍民融合發展、提升自主保障能力建設等情況,走進生產車間察看芯片生產流程。他指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必須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系統布局關鍵創新資源,發揮產學研深度融合優勢,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突破。他勉勵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厲、勇攀科技高峰,不斷攻克前沿技術,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
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這是12日上午,習近平在位于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考察。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世界各國競相制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出臺鼓勵政策,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發展數字經濟是大勢所趨,也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由之路,數字技術的驅動引領效應越來越明顯,正在打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廣闊空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作為我國半導體、微機械系統、集成電路原創技術策源地,瞄準國家戰略需求,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系統布局關鍵創新資源,自主研發的固態微波產品、電子陶瓷外殼、碳化硅電力電子器件等產品,有力支撐了載人航天、月球火星探測、北斗組網等各類裝備和以5G基站、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為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提供了強勁動力。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民族興旺、國家強盛的決定力量。當前,我國科技實力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我們要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唯有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為己任,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不斷釋放創新潛力,以創新創造為引領,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來,河北省持續強化創新驅動,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數據顯示,2022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7119家,科技領軍企業達64家。面向未來,河北的發展關鍵在創新、出路在創新、潛力在創新,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以創新創造為引領,為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而努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