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車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清水社區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張垣人物

范為華:七載助殘路 大愛寫初心

2023-05-10 09:09:26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手工做得真好!”“你的技術又進步了!”……

  5月6日,橋西區陽光家園庇護工場創始人范為華又來看望這里的殘疾人??吹椒稙槿A,他們不約而同地圍過來。范為華和他們握手、擁抱、交談,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歡樂。

  說起范為華,在我市家政服務和養老服務領域有一定名氣。2004年,她創辦了家政公司,將“月嫂”職業和0-3歲早教服務引進張家口;2008年,成立了張垣大嫂家政服務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創辦了我市首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盡管創業之路異常艱難,可帶著“為下崗女工謀崗位”“讓老年人生活更幸?!钡某跣?,范為華把家政服務和養老服務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創業成功后,一心想著困難群眾的范為華又把目光投向了殘疾人。她說:“一個殘疾孩子甚至可以拖垮一個家庭,一次捐助并不能改變他們的現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p>

  2015年,在大境門外東窯子村,范為華出資創建了公益項目——陽光家園庇護工場,成為全省第一家以托養,安置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為主,其他類別殘疾人為輔,以殘健共融方式實現職業重建的庇護工場。

  “把殘疾人尤其是智力障礙殘疾人接到庇護工場,由我們進行日間照料,這樣就解放了他們的家人。同時,我們教授不同特點的殘疾人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技能,有工作能力的還可以收獲勞動報酬,這就是授之以漁?!狈稙槿A告訴記者。

  她介紹,目前,庇護工場有無紡布袋生產線、有皮制品工作坊、絹花制作坊等,殘疾人根據自身技能掌握情況,被安排在不同的崗位上。在健全人的庇護下,通過職業康復手段,庇護工場里的殘疾人實現了融入社會、發揮價值的愿望。

  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片希望,范為華在不斷探索中走出了一條精準助殘之路。她先后被評為“全國助殘脫貧先進個人”“河北省扶殘助殘先進個人”“時代新人、河北好人”“張家口市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陽光家園庇護工場被評為“全國殘疾人職業康復示范機構”,2019年10月被選為“2022年冬殘奧會對外接待展示窗口單位”。2022年4月,范為華獲評“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河北省先進個人”。

  “這幾天,有一個好消息,我們的庇護工場接了一個大單——和進駐橋西區的一家非遺傳承公司達成合作,我們承接了部分制作材料包零配件的業務,這個項目特別適合殘疾人,所以他們又可以學習和掌握新技能了?!狈稙槿A自豪地說道。

  對于庇護工場的未來,范為華心中早已有了謀劃。她談到,以后助殘服務會繼續在便捷、精準、規?;较蛏罡?。為滿足殘疾人就近就地就業,將采用以庇護工場為中心,向社區站輻射,以站點集中和走近家庭的模式,成立溫馨家園,針對殘疾人多方面需求進行服務;將進一步擴大中心場區規模,打造全類別殘疾人的“百人基地”,讓更多的殘疾人受益。(河山新聞記者 張鳳燕 通訊員 劉雁霞)

編輯:張寒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隔少妇一区-日韩在线视频-亚洲国产成全部在线精品-欧美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