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車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清水社區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法制 > 法制

家長注意!10分鐘騙了近萬元,這種騙術年年有人中招

2023-05-19 16:20:04  來源:

  “班級微信群”是老師與家長溝通交流

  發布通知的重要途徑

  但也應注重加強安全管理和信息甄別

  特別對于收取資料費等信息要多加小心

  否則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甚至財產損失

  前幾日下午

  某小學一班級微信群內

  一位昵稱為“班主任王老師”的人

  發布緊急通知

  “根據學校通知統一交納課外輔導資料費用

  488元/人,要求在三點前交納完畢并上報

  時間緊,希望家長轉告!”

  10分鐘內

  近20名家長交付成功

  不久后,真正的班主任才發現

  原來剛才的“王老師”是騙子

  為了提高廣大同學和家長們的

  反詐意識和能力

  幾種常見的詐騙類型

  快來看看吧

  1

  繳費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盜取或克隆家長、老師的微信、QQ,以各種方式混進家長群,利用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假借“老師”的名義,以需要繳納服裝、教材、資料等費用為由實施詐騙。

  或者謊稱有針對貧困學生的助學金,提供信息辦理相關手續便可轉入家長賬戶,得到信息后以繳納相關費用為由,讓家長轉款騙取錢財。

  2

  謊稱孩子出事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家長的聯系方式,冒充學校領導、班主任等身份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借以“孩子剛到學校出事了,如生病、暈倒等,需要住院,急需家長轉賬匯款支付醫藥費用等”理由,在家長未經核實且情緒慌亂的情況下,引導家長轉賬到指定的銀行賬號,進而實施詐騙。

  3

  點擊鏈接類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老師給家長發送帶有鏈接的短信,謊稱點擊鏈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相關信息。點擊鏈接后,實則為木馬鏈接,盜取個人信息,騙取驗證碼,從而盜取銀行卡賬戶資金。

  像這樣的詐騙案件,似乎每年都在上演

  但為什么屢屢會有家長被騙?

  這是騙子鉆了老師和家長

  彼此不熟悉的空子

  化名“某某老師”或“某某家長”偷偷潛入群

  由于很多群聊設置并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

  很多不法分子可以直接掃碼進群

  騙子會第一時間查看老師的頭像

  昵稱、群備注等信息

  然后更換頭像以及身份信息

  借機下手

  利用時間差

  騙子發布“收款要求”

  老師忙于工作無法覺察

  家長也對此深信不疑

  于是“坑”就這么埋下去了

  班主任應定期對班級群成員進行身份核查

  清理身份存疑群成員

  并啟動入群驗證功能

  防止陌生人隨意入群!

 ?。▉碓矗亨嵵菥裢ㄎ⑿殴娞枺?/p>


編輯:鄭雪梅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隔少妇一区-日韩在线视频-亚洲国产成全部在线精品-欧美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