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調查·公廁經得起“公測”嗎?》系列報道·追蹤
橋東、橋西、經開區高度重視,針對問題積極整改——
強化管理加強維護 提升公廁服務水平
4月25日、26日、27日,本報連續刊發了《城市調查·公廁經得起“公測”嗎?》系列報道,對橋東、橋西、經開區公共廁所所涉及的環境衛生、功能使用等問題進行實地探訪。稿件刊發后,各區高度重視,對涉及到的具體問題立即責成相關單位予以整改。各區公廁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強化管理制度,加大維護力度,提升服務質量,確保為廣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如廁環境,助力張家口旅游城市發展和文明城市創建。
橋東區:清理垃圾、規范路標、開放第三衛生間、維修供水管道
4月24日,記者對橋東區主干街道、公園景區、背街小巷等區域的23座公廁探訪后發現,該區公廁整體情況較好,個別廁所存在入口處有垃圾、路標指引不明、停水無法使用、第三衛生間未開放等情況。報道刊發后,橋東區立即召集相關單位召開座談會,就曝光的問題逐一落實整改。
針對林園北街勝利公園北門一公廁入口處地面存在垃圾的問題,當日,橋東區相關部門派工作人員立即進行了清掃,并要求公廁保潔人員做到公廁門前三包區域環境干凈整潔。
對于紅旗樓立交橋建國路口公交車候車廳旁公廁無法使用的情況,橋東區相關負責人解釋,此處公廁無法使用為供水管道跑水導致停水維修,26日管道已維修完畢,27日該處公廁已恢復正常使用。針對公廁指示牌上二維碼掃碼后無法使用的情況,這位負責人說,原因是與合作的運營商合同已到期,目前,正在與該運營商協商后續合作事宜。
就個別公廁指示牌指向不明的問題,橋東區公廁管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會盡快對轄區內公廁指示牌進行摸排,對發現不規范或與實際不符的情況立即進行整改。
報道中所涉及的“老火車步行街北一公廁的第三衛生間被占用未開放”一事,橋東區公廁管護中心負責人表示,該公廁的建設、維護、日常管理均屬于老火車步行街所有,但已將情況和整改建議反饋給了管理方,對方表示將立行立改。
橋西區:維修無障礙衛生間門鎖、清理老舊公廁、做好景區公廁日常保潔
4月25日,在對橋西區主次干道、公園景區、人員密集區域的22座公廁進行實地探訪后,記者發現,橋西區公廁整體衛生環境不錯、設施齊全,但美中不足的是,個別公廁無障礙衛生間無法打開、環境衛生較差、基礎設施損壞。報道刊發后,橋西區立即安排人員對上述問題進行整改。
針對“人民公園南門公廁無障礙衛生間無法打開”的問題,橋西區公廁管護中心安排了維修人員對無障礙衛生間門鎖進行了維修。經過測試,該公廁無障礙衛生間門鎖已修復,目前,公廁已恢復向社會公眾開放。
報道中提出的“附屬醫院小區內老舊公廁臟亂差”的問題,橋西區已與該公廁產權單位——一附院進行了溝通,抽調人員協助產權單位對該公廁內外衛生進行全面清理,確保公廁無死角、無異味。
大境門景區西側的公廁由市建發集團統一運營??紤]到五一臨近景區人流增加、公廁使用頻率相應增加的實際情況,橋西區公廁管護中心已抽調人員協助產權單位進行了精細化保潔,將對垃圾“隨產隨清”,地面、水盆隨時清理,做到一客一保潔,為游客提供干凈、舒適的如廁環境。
經開區:整改城中村公廁、設立公廁門頭、恢復廁內取紙功能
4月26日,記者對經開區20座公共廁所進行了實地探訪發現,經開區的公廁整體環境整潔、設施完善,而在城中村、人流較少區域,公廁環境衛生有待提高,設施還需進一步配套。報道刊發后,經開區公廁管護中心立即聯系市政公司研究整改方案,并進行落實整改。
報道中提出“前屯村平房區公廁衛生不達標問題”,經開區公廁管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解釋,該區域為平房拆遷區,在原旱廁位置上改建了8處臨時移動廁所,由于面積限制,坑位為男女共用,未設置管理間,8處公廁僅設置2人進行流動保潔管理,且由于區域內管道老化,出現間歇性停水,導致清洗不到位。下一步,將采取四項整改措施:一是合理配備力量,增設保潔人員;二是配備大水桶,提前儲水,沒水時人工沖洗;三是安排維修人員對損壞設備進行更換維修;四是就反饋的問題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全面整改。
針對站前東大街與白云路交叉口附近東沙河公廁沒有門頭、指示牌不準確和內部衛生不達標問題,經開區公廁管護中心立即安排專人到現場針對路標、門頭、衛生問題進行整改。
對于馬路東天橋西公廁,保潔員臨時占用母嬰室問題,已對此問題立行立改;對于市民廣場公廁不能取紙問題,市政公司已聯系設備提供商進行了整改。(河山新聞記者 亢春寧 韓潔 王曉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