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令全市黨員干部深受鼓舞干勁倍增——
矢志不渝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切實解決廣大百姓關心關切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绷暯娇倳浽诤颖笨疾炱陂g,對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作出重要指示,極大鼓舞張家口市廣大黨員干部,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月15日,市住建局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大家倍受鼓舞、干勁十足。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貴川表示,近年來,我市以籌辦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大力提高城市建設水平,2022年全市開工建設城建重點項目318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35個,實施棚戶區改造3300戶,改造老舊管網105公里,四大片區垃圾焚燒設施全部并網。下一步,全市住建系統要大力開展調查研究,找差距、找問題、找短板,強化問題導向,聚焦民生實事,不斷提高城鄉建設水平,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到北京就醫不用備案,定點醫療機構直接能結算,京津冀協同發展,讓市民就醫更便利。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兆祥介紹,近年來,市醫保局通過積極跑辦,推進京津冀醫保協同發展,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參保人員享受參保地同級別定點醫療機構的醫保報銷政策。今年,取消了我市參保群眾到京津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同時,實現北京市參保人到我市就醫按北京醫保目錄直接結算,為我市發展醫養結合奠定了基礎。他表示,下一步醫保部門將以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治理為抓手,深入推動京津冀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保定點互認、藥品耗材聯合集采、醫?;鹇摵媳O管等工作,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基本醫療服務保障需求。
“作為黨和政府與婦女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市婦聯將堅持為民情懷,聚焦民生所需,全力辦好民生實事?!痹谏钊雽W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后,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張春黎感受頗深。她表示,市婦聯將著力實施好低收入婦女“兩癌”救助項目;推進關愛女性健康保險工作;開展“春蕾計劃”募捐活動,資助困境女童完成學業;組織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實施“愛心敲門情暖萬家”巾幗志愿陽光行動,重點關愛“一老一小”;深化美麗庭院示范創建,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惠民實事,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巾幗力量。
在圖書館暢游知識的海洋,到博物館感受歷史的脈搏,坐旅游直通車賞周邊美景……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我市不斷增加高質量文化旅游產品供給,讓市民樂享文旅大餐。市文旅局副局長段君慧介紹,今年,我市出臺實施《2023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加強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化京張合作,截至目前,分別發放文化惠民卡券5955張和131522張。他表示,下一步,全市文旅部門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以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為抓手,緊緊圍繞群眾文化旅游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旅游服務質量,提高張家口文化旅游事業發展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區域內高校師資隊伍、學科建設、成果轉化等方面合作”,讓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黨總支書記、主任郭增倍感振奮,“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肩負著為黨育人、為黨育才的重任。我們定會化囑托為動力,勇于創新、實學實干,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惫鼋榻B,目前,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與京津眾多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產業學院等,有效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今后,學校將進一步加強與京津企業的協同合作,培養更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促進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不斷提高。
“農村廁改看似小事,實則關系民生福祉,我們按照‘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推進農村廁所改造提升工作?!变寐箍h農業農村局局長葛建民說,“截至目前,我縣衛生戶廁達到63145座、普及率達到77.38%,17個鄉鎮建立了廁所維修站、成立了糞污清掏隊伍,實現了糞污無害化處理?!彼硎?,下一步,將繼續鞏固農村問題廁所整改成果,繼續完善農村廁所后期管護機制,實現農村廁所改造從“改好”到“用好”,真正做到服務于群眾。
橋東區東方苑社區辦公室外的櫥窗里,“社區組織體系圖”格外醒目?!?個樓院(片區)黨支部、13個黨小組、94名樓長、149名鄰里大管家、247名‘雙報到’在職黨員凝聚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睎|方苑社區黨委書記任劍楠表示,“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越高,群眾的幸福感就越強。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優勢,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做好各項便民服務工作,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span>
(河山新聞記者 張鳳燕 趙娜 攝影 武殿森)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